您的位置:主页 > 职称新闻 >

塑造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动能

来源: 发布时间:2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本路径是创新驱动,核心是人才驱动。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求贤若渴吸纳人才,各尽其能用好人才,促进人才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构建人才大格局。引进人才,不能靠与经济发达地区比拼福利待遇,而是要突出发展潜力、发展机会、发展情怀,不拘一格、久久为功,不断提高高素质人才的保有量。围绕产业引才。避免“广撒网多捞鱼”心态,把立足产业筛人才、做强产业选人才、引领产业挑人才作为主导方向。紧盯精细化工、精品文具、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开展人才队伍深调研,分析人才队伍现状、编制数量、核心短板等情况,制定人才需求目录,靶向引进一批懂项目、会管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层次人才,激发“产才融合”新动能。创新方式引才。最大限度统筹盘活现有编制、项目、政策等资源,多渠道引进人才,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编制招考、企业自主招聘等措施,常态化蓄好各领域“人才池”;对发展亟需但难以全职引进的人才,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举措、弹性机制,以“团队+技术+资本”项目合作、“候鸟式”挂职兼职、“周末工程师”技术指导等方式定向引才。发挥乡情引才。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常态化开展人才联系服务工作,引导扶持在外乡贤、原籍大学生以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力求形成人才回归、资金回流、技术回乡、理念回家、项目回潮的生动局面。

提升育才用贤效能,推动人才大融合。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既要强化人才培养,坚持自主培养与对外引进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更要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资源效益,推动人才资源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巩固用好引进人才。创新举办区情研修班,邀请区领导等上讲台介绍区情、宣传政策、凝聚共识,让人才了解潮南,增强人才对潮南发展的信心;利用区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抽调金融、经济等专业人才组成专班参与工作实践,赋予其推动工作必要的调度权,最大程度激发人才潜力和创新动力。挖掘开发乡土人才。建立乡土人才发现、培训、使用的常态化工作制度,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动态摸底,将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等“土专家”“田秀才”纳入人才库;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创新“基地+产业”“公司+农户”等模式,开展技术指导、实用技能培训,推动乡土人才的生产技术、创业本领“跟上潮流”;把政治素质高、有社会责任感的乡土人才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推动其在广大群众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升级稳才留人措施,做优人才大环境。优化人才服务永无止境,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往往体现在“看不见”的人才生态环境上。要坚持把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作为人才工作的突破点,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重点解决各类人才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在优策上下功夫。围绕形势发展变化和产业现实需要,聚焦以往政策实施中的痛点堵点问题,做好原有人才政策的系统集成、提档升级,出台具有突破性、标志性的人才扶持新政策新举措;强化政策兑现,注重配套措施的同步协同,投入真金白银、真情真心解决人才系列“关键小事”。在优居上下功夫。大力推进人才公寓扩容提质建设工作,让符合条件的人才早日“拎包入住”,或给予异地办公的外来人才一定住房补贴;提高人才驿站等阵地的使用率和服务水平,常态化举办学术沙龙、青年人才座谈会等各类人才活动,增强人才归属感。在优业上下功夫。完善人才奖补措施,在提供人才创业就业补助等基础上,增设学历提升、技能提升、职称晋升等奖励补助,对重才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对优秀人才实行“服务期奖励”,对各类人才实施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项目,给予启动经费;健全“一窗通办”“码上办”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评价机制,为人才在干事创业、大展拳脚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作者系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