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职称新闻 >

职称制度改革:如何“让干得好的人评得上?”

来源: 发布时间:2 【字体: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记者 包拓业 报道)4月27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青海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姚静婷就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中,如何体现“让干得好的人评得上?”回答记者提问。

 

 

  姚静婷说,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近年来,省人社厅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让职称真正回归人才评价的本质,让干得好的人评得上。

 

 

  姚静婷说,为了让干得好的人评得上,我省出台《青海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高校、卫生、工程、农业、自然科学研究等23个职称改革实施方案和32个评价标准,为各领域、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畅通渠道、搭建平台。

 

 

  “职称评审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将‘破四唯’和‘立新标’贯穿于人才评价全过程,创新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不唯学历拼能力、不数年头论业绩、论文不是硬杠杠、奖项成为加分项的评价机制,为人才‘松绑减负’,在全社会树立了‘凭实绩论英雄’的评价导向。”姚静婷说。

 

 

  同时,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将所有系列职称等级设置到正高级,增设党校人力资源培训、快递工程2个特色专业,建立55项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互认机制。搭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立交桥”,建立职称申报“直通车”制度,对创新突破、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的人才,根据学术技术贡献直接认定相应职称,不断增强人才成就感、获得感。

 

 

  姚静婷介绍,推行基层人才职称评聘“地方粮票”,在基层卫生、教育、农林牧水草等领域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聘机制,单独制定评价标准,专门制定“两拓展、一保障”和“三长、一突出”支持倾斜政策,2255人取得基层“双定向”职称、在基层兑现了待遇,让会干、能干、苦干、实干成为基层人才职业发展的度量尺。

 

 

  此外,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39个职称评委会中高级职称评审权,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及人才密集企业开展自主评审,全面推行“双公示”“双随机”“四强化”“六公开”和诚信承诺与失信惩戒制度,建成“青海省职称评审系统”,全省各级各类职称评审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和“一网通办”。

 

 

  姚静婷介绍,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制约,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非公经济组织、民办机构等人才在青申报职称,完善以市场评价为导向的职称评审标准,出台畅通选才渠道、健全评价机构、简化工作流程等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服务“7条措施”,有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近两年,有8000余名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取得相应职称,有效激发了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姚静婷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科学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完善职称和岗位等级退出机制,促进职称制度与用人制度相衔接。


【打印正文】